【何以中国·运载千秋】大运河给安徽留下什么(含视频) 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条重要水路,它连接了南北,促进了经济、文化交流。在安徽,大运河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。 首先,大运河在安徽境内的河段,如淮河、颍河等,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条件。这些河流沿岸的城市,如合肥、蚌埠、阜阳等,都因大运河的便利而得到了快速发展。 其次,大运河沿岸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。例如,合肥的三国遗址、蚌埠的龙子湖、阜阳的颍上古城等,都是大运河沿岸的重要文化遗产。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展示了安徽的历史风貌,也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。 此外,大运河还为安徽的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。在大运河沿岸,有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,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等。这些文学作品,不仅丰富了安徽的文化底蕴,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财富。 总之,大运河给安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,这些遗产不仅展示了安徽的历史风貌,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支撑。让我们通过视频,一起感受大运河给安徽带来的独特魅力。 [视频链接]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xample) 请注意,以上内容仅为示例,实际视频链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替换。

参考以下文章来源:

【何以中国·运载千秋】大运河给安徽留下什么

“大运河安徽遗产:水运千秋” 大运河 运河 宿州 遗址 文化 棒棒 通济渠 隋唐大运河 泗县 历史 sina.cn 第1张

新浪新闻

关注
“大运河安徽遗产:水运千秋” 大运河 运河 宿州 遗址 文化 棒棒 通济渠 隋唐大运河 泗县 历史 sina.cn 第2张

有人说,“天人合一”是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敬仰与尊重,而“人定胜天”则是中华文明能绵延5000年的底气。

5000年来,我们确实创造了太多“人工奇迹”,比如2014年6月22日成功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的中国大运河。

公元605年,隋炀帝“开通济梁,自西苑引谷、洛水达于黄河,自板渚引河通于淮”,自此,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正式开航。

在江淮大地,大运河倒映出180公里的“安徽风景”。

千年皖风吹拂,今天的大运河又奔涌出怎样的文化浪潮,带来怎样的好“运”安徽?

今天我们谈大运河,主要由京杭大运河、隋唐大运河、浙东运河三部分工程构成,全长近3200公里,像一个大写的“人”字,贯通中国南北,流淌2500余年。

它把中国8个省级行政区拧成一股绳,贯穿5大水系,发挥了航运、灌溉、分洪、供水诸多功能。更神奇的是,2500年后,这条运河的部分航道上依然有船只频繁往来。

大运河安徽段,指的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安徽境内部分,流经淮北市濉溪县、宿州市区、灵璧县、泗县,全长约180公里。

在安徽,有一座城因这条运河而生,它的名字叫宿州。

通济渠唐宋时又称汴河,是当时最重要的漕运河道。为保障汴河漕运,唐宪宗元和四年(公元809年)建置宿州,揭开宿州建城史。

宿州因运河而生,跨运河而建,随运河的发展而繁荣。

历史的荣光被记录在一面墙上——这就是宿州市博物馆内的千年大运河河道剖面。这幅“巨画”长53米、高4米,来自于灵璧凤山大道隋唐运河遗址,也是目前国内最长、时间跨度最大的的运河河道剖面。

站在剖面墙前,看着粗糙的泥沙淤积层,其中夹杂着石块、瓦砾、陶瓷碎片、动物骨骼,这是大运河留给我们的历史“密码”,等待着一一解读。

“大运河安徽遗产:水运千秋” 大运河 运河 宿州 遗址 文化 棒棒 通济渠 隋唐大运河 泗县 历史 sina.cn 第5张 【何以中国·运载千秋】大运河给安徽留下什么

通济渠虽然只通漕500年,但今天的宿州泗县境内,仍有5.8公里保持着原始历史风貌的水道,也是目前隋唐大运河唯一有水的“活运河”河段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段。

“中国大运河遗产区界桩”不起眼地立在一片麦田的角落里,另一侧,便是古运河。随历史变迁,如今的河道只有十余米宽,和鼎盛时期不能比,但站在岸边,吹拂着穿越千年的凉风,当年舟车往来的繁盛景象,仿佛再次浮现到眼前。

古人逐水而居,古代大规模运送物资最高效的方式莫过于水运。大运河开凿的初衷,也是为了解决南粮北运、商贸流通的难题。

但当这条河通航后,似乎又不止“运输”这么简单。南来北往的人带来不同地域的风俗,那些“种子”在一个个沿河的码头落地生根,又开出别样的花朵。比如在大运河流经的另一座城市淮北,就有一杯因运河而来的茶。

皖北不产茶,但千年古镇临涣却有着“泡茶馆”的习俗。一壶棒棒茶,一盘瓜子、一盘花生,再配上“甜饺子”、“蚂蚱腿”、青红丝的香油月饼,听着戏文唠着嗑,好时光就凝固在这酽酽的茶香中。

临涣人泡茶馆的习俗,也与大运河有关。

临涣北邻大运河,南邻浍河,当年漕运发达,成为南北经济交流的中心。福建的闽商在此频繁开展经商活动,也带来了红茶与铁观音,让原本既不产茶、也不喜饮茶的皖北之地,也兴起“泡茶馆”的风俗。

后来,大运河改道,南来北往的客商走了,但“棒棒茶”却留下了,还成了临涣特产。棒棒茶取自六安茶的茶梗,用红茶工艺制成,形如棒棒,因此得名。

棒棒茶好喝,离不开临涣特有的泉水,才有了那一碗色如琥珀入口绵甜的临涣茶。

如临涣镇一样,近年来大运河沿岸的文化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与展示,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大运河带来的直接红利。

2014年6月,大运河申遗成功,淮北濉溪县柳孜运河遗址、宿州通济渠泗县段同时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皖北大地第一次有了惊艳世界的文化亮点。

安徽的世界遗产,呈现出“南黄山北运河”的格局。

大运河申遗十年过去,柳孜运河遗址如今有什么新变化?

2018年5月,中国大运河淮北濉溪柳孜文化园开园。依托柳孜运河遗址核心保护区,文化园在保证遗址不受破坏的基础上,建成集生态园林、采摘、水上乐园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。

“大运河安徽遗产:水运千秋” 大运河 运河 宿州 遗址 文化 棒棒 通济渠 隋唐大运河 泗县 历史 sina.cn 第8张 【何以中国·运载千秋】大运河给安徽留下什么

眼下,这里正在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(淮北段),将柳孜运河遗址昔日繁华景象,重新“复活”于世人眼前,从而增强运河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。

纵观千年,大运河不仅串起中原文化、燕赵文化、齐鲁文化、吴越文化,也积淀下藏书楼阁、桥梁古塔、水乡古镇、中式园林。这条大运河,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和包容性,展现的淋漓尽致。

如今的大运河安徽段,生态环境改善迎来候鸟栖息,运河沿岸众多历史遗存复现,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家底不断夯实,群众文化生活空间不断拓展,呈现欣欣向荣的图景,散发古今辉映的韵味。

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,是流动的文化,要统筹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。

一方面,要平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,避免过度商业化损害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。另一方面,还需加强公众参与,提高社会各界对大运河价值的认识,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共识。

“一条大运河,半部华夏史。”它像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活态典籍,期待着我们续写好“运”安徽、好“运”中国的新章。

(撰稿 陶妍妍)